首页>>劳动仲裁>>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1-11-09  【转载】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照相关规定下列情形不予受理:

  (一)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

  (二)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

  (三)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四)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五)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六)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

  劳动仲裁的流程是什么

  (一)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二)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三)仲裁庭于开庭的四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和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

  (四)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五)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制作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六)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