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

处理未报警交通事故

时间:2024-03-05  【转载】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现场没有得到保留,将会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带来一定的困难。


  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如果事故当事人没有在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如果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


  如果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因此,为了及时抢救伤者,没有保护好事故的现场,我们应当依据上述规定进行操作,及时报警并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以便对事故的责任进行认定。


  对于未报警的交通事故,处理流程相对复杂一些。


  1.需要由当事人或目击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并提供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以及车辆类型、车辆牌号等信息。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报案后,会立刻派员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工作。


  3.如果现场无法找到事故当事人或目击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询问周边群众等方式,尽可能收集事故现场的信息。


  4.在收集到足够证据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做出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5.如果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不会受理该案件。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