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事纠纷>>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

物业不管漏水却管业主养狗?3条红线划清权责,再也不掰扯

时间:2025-10-12 13:28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莞城律师获悉

业主抱怨物业对漏水不管,反问物业对养狗有何规定,这种纠纷多数源于责任界定不清,责任归属混乱。民法典和物业管理条例早已通过条款和判例,明确界定了三条不可逾越的界限,若能理解这些内容,今后便无需再与物业争执不休。

一、“必管清单”:这3件事推不掉,失职就担责

物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处理集体事务,这一点在《民法典》第942条中有明确的规定,任何理由都无法逃避其责任,必须完成分内的工作。

公共设施维护至关重要。电梯、消防设备、社区管道等集体资产,物业管理方需周期性进行检查。去年广州某社区,电梯运行不稳定持续半载,维保单位提交四次修正通知,物业以"维修资金未获批"为由延误处理莞城律师,最终导致电梯意外停运困住五名住户,不仅遭到住建部门八万元罚款,还需支付使用户的工时损失及精神损害赔偿。明白,紧急修缮无需等待业主集体讨论通过,依据的是《物业管理条例》第53条的特殊规定。

其次要坚守安全红线。火灾、失窃这类事件,物业管理不能仅靠口头宣传。福州有个小区发生火灾时,消防栓缺水、通道被私家车占用,事后查明,物业不仅三个月未检查消防设备,还收取业主的“停车费”纵容乱停车,最终被判决赔偿十万元,物业负责人还受到约谈。必须牢记,物业有责任巡查、清理通道、保养安防装置,这并非自愿行为,而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是公共区域需保持整洁。楼道内乱堆杂物、绿化带被改种菜蔬、停车位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均由物业管理方负责处理。北京曾有业主反映楼道充斥旧家私东莞莞城律师,物业回应称系业主自行堆放,无权干预,此言实为借口——《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明确,物业须先进行劝导,若劝导无效则须向城管或消防部门报告,否则即为渎职。

二、“禁管清单”:这5件事碰不得,越界就翻车

很多小区的物业,把服务理解为约束,实际上,他们连基本的职责范围都未触及。

物业费不能私自提高,2025年《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新规规定,收费标准必须公开服务内容、费用构成,还要明确显示“保洁人员工资多少”“电梯维修费用多少”。深圳有物业管理公司暗中把每平方米2.8元涨到3.5元,既未公示也未与业主沟通,一旦业主举报,不仅被要求退还多收的费用,还遭到列入“物业黑名单”,从而影响以后参与投标。

第二点明确禁止切断水电供应,这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即便业主拖欠物业服务费用,物业管理公司也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或与业主委员会进行沟通,绝无权中断水电。根据《民法典》第944条的规定,这种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的。杭州曾发生过物业这样操作的案例,导致业主家中老人因缺水无法烹饪,随即向12345热线举报。最终,该物业管理公司不仅赔偿了2000元,还受到了通报批评,相关负责人也接受了专门的培训和约谈。

第三点要注意公共收益不能被个人侵占。电梯广告收入、快递柜租赁费用、公共停车位收费,这些款项在扣除运营成本之后都属于业主所有。2025年实施的法规规定每季度必须公开账目明细,上海某小区的业主通过核查账本发现,物业公司三年间侵占了五十万元广告收入,于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物业公司不仅全额退还了款项,还要按照银行利息标准进行赔偿。

第四点规定处罚权力不能随意授予。车辆停放越界、装修废弃物延迟一天清理,管理方最多张贴通知,若要处以罚款?务必经由业主集体表决通过方可。成都某小区物业管理处曾对业主处以两百元罚金,该业主提起诉讼后胜诉,法庭不仅责令退还罚款,还要求物业管理处进行公开致歉。

五是要避免干预个人事务。业主进行装修,只要不破坏承重结构,物业服务人员就不能频繁进入家中检查;饲养宠物,只要系好牵引绳并清理排泄物,物业服务部门就无权过问宠物种类;周末进行装修,只要在允许的时间段内(例如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物业服务团队也不得阻拦施工。这些均属于业主的个人自由范畴,物业服务若超出界限即构成侵犯。

三、“模糊地带”:2个原则判对错,不用瞎纠结

有些事看起来难分,其实看“产权”和“合同”就一目了然。

诸如渗水状况:倘若管道位于楼道部分,属于公共资产,由物业管理方负责维修;若管道位于个人卫生间,属于私有财产,则需业主自行处理,物业最多仅能协助联系维修人员。武汉曾有业主遭遇渗水情况,物业声称属于“私人管道”不予理睬,经查实确系公共分支管道破裂,最终物业不仅承担了管道修复费用,还赔偿了业主的地面损坏。

比如宠物相关的事务:物业部门有权处理“狗狗外出不系牵引带”(破坏公共环境),却无权干涉“选择饲养金毛犬或泰迪犬”(个人决定);可以约束“宠物在公共场合排泄”(污染公共空间),却无法约束“宠物在家中睡在沙发或睡在地毯”(家庭内部事务)。

维护业主权益并不复杂:首先,要密切关注公告板,对于未公开的财务收支、缺少登记的维护工作,应立即向街道办事处反映情况;其次,要注意收集材料,当物业管理不善时,可拍摄影像资料,若沟通未果,可直接寻求业主代表委员会的帮助或提起诉讼,法律会支持有理的一方。

物业与业主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合作关系。物业需恪守分内职责,不逾越界限,业主应履行缴费责任,并掌握合理维权方法,唯有如此,社区生活才能和谐愉悦。切莫再无端争端,相关法规早已将行为准则阐述清晰。

你是否曾在社区碰到管理人员权力滥用或工作不力的情况?最终是如何处理的?敬请于留言区陈述你的经历~

莞城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